富高财经百科

首页 > 财经百科

财经百科

盘后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

2024-03-14 22:05:13 财经百科

大宗交易是什么意思?

大宗交易指的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为大股东、机构买卖股票搭建的一种交易平台,该交易平台在每日收盘之后进行交易。大宗交易的交易价格通常低于当日收盘价。股票出现大宗交易往往是因为大股东盘后急于抛售,预示着该股票的后市可能会有所下降。

1. 盘后定价大宗交易

盘后定价大宗交易是一种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在交易申请后,系统会按照股票当日收盘价或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逐笔撮合。交易所会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通过自身网站公布盘后定价大宗交易的信息和结果。

2. 协议转让

协议转让是指新增加的盘后大宗交易方式,它适用于单笔申报数量不低于10万股,或者转让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股票转让。此交易方式可以降低交易对手方的限制,提高交易灵活性。

3. 盘后交易时间

盘后定价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的交易时间为交易所闭市后的30分钟至6小时,具体交易时间会根据交易所的调整和市场情况有所变动。

4. 大宗交易的判断依据

股票发生大宗交易可以说明多方面的情况,包括:大股东出货意愿强烈,市场对该股票未来前景的观点存在差异;大交易的成交价格一般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如该股票当日无成交,则以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成交价。

5. 大宗交易的特点

大宗交易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包括:

(1) 交易对象:大宗交易主要面向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等股东方和可能涉及大额交易的投资者。

(2) 交易方式:大宗交易采用场外交易方式,交易价格低于当日收盘价。

(3) 交易限制:股票的大宗交易需要满足一定的申报数量或转让金额的限制。

(4) 交易时间:大宗交易主要在交易所闭市后的特定时间进行,与交易所正常的交易时间段有所区别。

大宗交易是股票交易市场中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等投资者之间的大量股票交易。大宗交易的价格通常低于当日收盘价,而且交易时间有所区别。盘后定价大宗交易采用系统撮合的方式,而协议转让更加灵活。通过观察股票的大宗交易情况,我们可以对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