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伊利事件是怎么回事
10月23日,蒙牛宣布“未晚事件”是集团近年来遭遇的一起诽谤事件,并经***机关查实。此事件源于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雇用北京未晚品牌传播机构,通过收买媒体等方式进行负面宣传,诋毁蒙牛企业形象。接下来,小编将以的形式详细介绍蒙牛伊利事件。
1. “未晚事件”背景和经过
在2003年到2004年期间,伊利集团雇用了北京未晚品牌传播机构,以超过590万元的费用进行负面宣传,诋毁蒙牛企业形象。这一信息经过***机关查实后被蒙牛集团公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2. 关于蒙牛和伊利的发展历程
本小节将回顾蒙牛和伊利两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它们在乳制品行业的崛起和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过程。
3. 蒙牛的广告牌事件
蒙牛利用广告牌事件成功进入大众视线。尽管广告牌被砸了,但蒙牛借此事机声势大涨,接到大量订单,超越其他乳业公司,在呼和浩特成为第二大乳业公司,仅次于伊利。
4. 蒙牛-伊利联盟的背后故事
蒙牛和伊利曾共同推出利乐包装的常温奶,通过与地方乳业公司竞争,如光明和三元的巴氏奶、低温奶等,最终蒙牛-伊利联盟取得了胜利。这一故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包括蒙牛和伊利的竞争关系以及它们在乳制品市场中的角色。
5. 新国标的制定和事件影响
新国标是在当年散户饲养为主、原奶质量较低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制定的。当时,舆论将指向伊利和蒙牛,因为舆论声音太大,***卫计委于2013年发文详细说明了新国标的情况和原因。
6. 2008蒙牛***发布会事件
蒙牛CFO在2008年的***发布会上发表了讲话,这一事件被网友戏称为“一国两制奶”。
7. 伊利人大代表关于婴幼儿奶粉的建议
伊利人大代表提议从跨境、环境和质量等方面加强婴幼儿奶粉的管理和监督。
8. 《六大罪状》文章引发的舆论漩涡
最近,一篇揭秘蒙牛、伊利不为人知的罪状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篇文章对蒙牛和伊利两家企业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使得舆论围绕这两家企业达到了高潮。
9. 牛根生的离开和蒙牛的崛起
伊利“重臣”牛根生被董事长郑俊怀***走后,创办了蒙牛乳业,并成为伊利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蒙牛乳业成立三年便开始股改,逐渐崛起并超越其他竞争对手。
10. 关于蒙牛伊利事件的争议
蒙牛伊利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这两家企业的质量、市场竞争、营销手段等方面的争议。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观点存在,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讨论。
11. 事件对蒙牛和伊利的影响
这起事件对蒙牛和伊利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在品牌形象上受到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公众对乳制品行业的关注和对企业的关注度。
在总结上述11个方面的内容后,可以看出蒙牛伊利事件是一起关于企业竞争、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等多方面问题的事件。这个事件对蒙牛和伊利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引发了公众对乳制品行业的讨论和关注。同时,在深入了解事件的经过和背后故事后,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其中的争议和质疑,以客观的态度评估企业的发展和影响。
- 上一篇:什么险种属于财产险